学校首页 丨 加入收藏 丨 English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科建设
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简介
发布时间:2017-05-07 11:06 作者: 访问次数:0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风景园林学

    (英文)名称: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一、学科概况

风景园林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园林、风景与景观已持续存在数千年;作为一门现代学科,风景园林学可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在古典造园、风景造园基础上通过科学革命方式建立起来的新的学科范式。从传统造园到现代风景园林学,其发展趋势可以用3个拓展描述:第一,服务对象方面,从为少数人服务拓展到为人类及其栖息的生态系统服务;第二,价值观方面,从较为单一的游憩审美价值取向拓展为生态和文化综合价值取向;第三,实践尺度方面,从中微观尺度拓展为大至全球小至庭院景观的全尺度。

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前景与时代背景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21世纪,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气候变暖、能源紧缺、环境危机是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经济稳定增长和快速城市化仍将持续很长时间。物质主义和过度消费开始引起有识之士的关切和思考,对大自然和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初露端倪。由于风景园林学科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使命,以保护和营造高品质的空间景观环境为基本任务,因此它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二、学科内涵

“风景园林学”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的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户外空间营造,根本使命是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风景园林与建筑及城市构成图底关系,相辅相成,是人居学科群支柱性学科之一。本学科涉及的问题广泛存在于两个层面:如何有效保护和恢复人类生存所需的户外自然境域?如何规划设计人类生活所需的户外人工境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学科需要融合工、理、农、文、管理学等不同门类的知识,交替运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综合应用各种科学和艺术手段。因此,也具有典型的交叉学科的特征。

空间与形态营造理论、景观生态理论和风景园林学美学理论是风景园林学3大基础理论。它们分别以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生态学和美学为内核,广泛吸收以下学科的理论成果而形成:地理学、林学、地质学、历史学、社会学、艺术学、公共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

风景园林学空间营造理论(Theory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是关于如何规划和设计不同尺度户外环境的理论,是风景园林学的核心基础理论。又可细分为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和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风景园林学规划理论包括表述模型、过程模型、评价模型、变化模型、影响模型和决策模型等六个模型;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包括如下8个技术环节:确定范围与目标、数据收集与区域分析、现场踏勘、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分析、完成现状调研报告、多方案比较、概念设计、项目概算和施工设计。

景观生态理论(Landscape Ecology)是风景园林学在解决其根本问题——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时的关键工具。它是以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宏观生态学分支学科,是对人类生态系统进行整体论研究的新兴学科。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景观格局的形成及与生态学过程的关系;景观的等级结构、功能特征以及尺度推绎;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功能的相互关系;景观异质性(或多样性)的维持和管理等。

风景园林学美学理论(Landscape Aesthetics)是关于风景园林学价值观的基础理论,反映了风景园林学科学与艺术、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特点。它融合中国传统自然思想、山水美学和现代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美学,提供了风景园林学研究和实践的哲学基础。

风景园林学横跨工、农、理、文、管理学,融合科学和艺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特征,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一般而言,风景园林学较多采用如下三种方法:

学科融贯方法:风景园林学的具体规划设计过程,吸收了“整体论(Holism)”、“开放复杂巨系统论(Open Complex Giant System)”和“融贯学科(Transdiciplinary Method)”的成果,应用相关科学(自然和社会科学)、技术(构造、材料)和艺术的知识和手段,综合解决风景园林学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中遇到的开放性、复杂性问题。

实验法:风景园林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离不开实验,如工程材料与工艺性能、植物抗旱抗寒特性、观赏植物花期控制、新品种繁育、城市街巷气流规律、景观心理规律、园林的医疗作用等。

田野调查法:适用于收集环境建设与维护工作所需要的大量基础资料,以及对其规律的研究。如场地与环境的基本特征、游人的活动规律、绿地系统的生态作用、民众的各种要求等。

三、学科范围

风景园林学包括6个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History and Theor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Landscape Design)、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Landscape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风景园林遗产保护(Landscape Conservation)、园林植物与应用(Plants and Planting )、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Landscape Technology)。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是研究风景园林起源、演进、发展变迁及其成因,以及研究风景园林基本内涵、价值体系、应用性理论的基础性学科。风景园林历史方向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学,通过记录、分析和评价,建构风景园林自身的史学体系。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典园林史、外国古典园林史、中国近现代风景园林史、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史、风景园林学科史等。风景园林理论方向的理论基础是美学、伦理学、社会学、生态学、设计学、管理学等较为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研究领域包括:风景园林理论、风景园林美学、风景园林批评、风景园林使用后评价、风景园林自然系统理论、风景园林社会系统理论、风景园林政策法规与管理等。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是营造中小尺度室外游憩空间的应用性学科。它以满足人们户外活动的各类空间与场所需求为目标,通过场地分析、功能整合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研究,以整体性的设计,创建舒适优美的户外生活环境,并给予人们精神和审美上的愉悦。该学科历史悠久,是风景园林学科核心组成部分。研究和实践范围包括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共设施附属绿地、庭园、屋顶花园、室内园林、纪念性园林与景观、城市广场、街道景观、滨水景观,以及风景园林建筑、景观构筑物等。

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是以维护人类居住和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安全为目标,在生物圈、国土、区域、城镇与社区等尺度上进行多层次的研究和实践,主要工作领域包括区域景观规划、湿地生态修复、旅游区规划、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城镇绿线划定等。

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是对具有遗产价值和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风景园林境域保护和管理的学科。实践对象不仅包括传统园林、自然遗产、自然及文化混合遗产、文化景观、乡土景观、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遗址公园等遗产地区,也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河流廊道、动植物栖息地、荒野等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区。主要研究传统园林保护和修复、遗产地价值识别和保护管理、保护地景观资源勘察和保护管理、遗产地和保护地网络化保护管理、生态服务功能区的保护管理、旅游区游客行为管理等。

园林植物与应用:是研究适用于城乡绿地、旅游疗养地、室内装饰应用、生态防护、水土保持、土地复垦等植物材料及其养护的应用性的学科。研究范围包括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与保护、城市园林树种规划、园林植物配置、园林植物资源收集与遗传育种、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风景园林植物生理与生态分析、古树名木保护、园艺疗法、受损场地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种植工程、防护林带建设等。

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是研究风景园林保护和利用的技术原理、材料生产、工程施工和养护管理的应用性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研究和实践范围包括风景园林建设和管理中的土方工程、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弱电工程、水景工程、种植技术、假山叠石工艺与技术、绿地养护、病虫害防治,以及特殊生境绿化、人工湿地构建及水环境生态修复和维护、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绿地防灾避险、室外微气候营造、视觉环境影响评价等。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 邮编:410004 电话:0731-85623096 湘ICP备09017705号 湘教QS4_201212_010022 丨 网络中心技术支持